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 > > 内容页
汇聚非遗工作室 打造“非遗百工坊”
来源:大洋网     时间:2023-08-23 09:53:33

在广州海事博物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展。

近年来,广州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积极推动广州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据显示,广州市已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6项(含扩展项目),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项目95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总量均居全省首位。


(相关资料图)

8月22日,“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南海神庙、广州海事博物馆、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 ,以一线的视角聚焦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活化与利用,感受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继续探讨如何让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继续推动“波罗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广州是一座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海洋城市。本期调研行的首站,就来到见证了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辉煌历史的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古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古代帝王祭海的场所,也是我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

据介绍,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尤其是到了唐代,广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南海神庙就位于“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出海航船或来自远方的航船都经过庙前的古码头,商船经过这里都会上岸祭祀南海神,祈求庇佑。南海神庙从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使节商旅朝拜的圣地,见证了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辉煌历史。

对于广州市民来说,“游波罗”更是首屈一指的文化盛事。南海神诞亦称波罗诞,是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响力的千年庙会。2011年,“波罗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今年3月,为期三天的第16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落下帷幕。接待游客近22万人次。

“我们将不断擦亮南海神庙、黄埔军校等历史文化遗产品牌,推动‘波罗诞’‘香雪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运用好考古新成果溯源岭南文明,全面打响红色文化、海丝文化、岭南文化、创新文化品牌,以文化软实力带动产业硬实力。”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锐霞说道。

向青少年展示海丝文化魅力

在南海神庙里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上的碑文里,“海事”一词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据有关专家学者考证,目前汉语“海事”一词(航海技术、客运、货运等事),最早就出自此碑。而在距离南海神庙不远的地方,广州海事博物馆便坐落于此。

正值暑假,博物馆里游人如织,更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七海扬帆——唐宋时期的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展览里,孩子们的注意力被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所吸引。[page]

正在举行的“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由广州海事博物馆携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该展览汇聚了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的136件(组)精美文物,呈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下千年不辍的繁盛与壮阔。

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芳表示,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二者均承载着丝路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据悉,本次展览划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章节,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奢华的金银珠宝、彩陶、青铜等国家宝藏。而针对这次展览,海事博物馆还举行了游学活动,带领广州的学生前往新疆实地感受。

王芳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海事博物馆通过研学团、讲座、体验活动等主题各异的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截至目前大概已有上万人受益。

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汇聚20家工作室、工坊

非遗+文旅如何创新?记者在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下称“荔湾非遗集聚区”)找到了答案。

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广州荔湾,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在广州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基于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非遗街区的经验,荔湾区政府、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启动打造荔湾非遗集聚区。该项目首期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以保护传承、活态展示、生态延续为目标,引入荔湾区优质非遗传承人工作室20家,包括“三雕一彩一绣一窑”、采芝林中药文化、西关正骨等荔湾特色非遗项目在内。原本散落在各处的20家非遗工作室、工坊聚在了一个园区,形成集生产、展示、体验、培训、研发、交流等于一体的非遗综合性集聚发展平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的广辉彩瓷工作室有着500多平方米,划分制瓷区、展示厅、讲座室、体验室等多个功能区。谭广辉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有了一个更加规整的空间,有利于广彩对外的宣传和交流。同时,这里还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区,“工人们在这里进行彩瓷的制作,环境也很好。”在谭广辉看来,原本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工作室聚集在一起,让传承人们有了一个更加方便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有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去创作。

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谢德明表示,接下来,荔湾非遗集聚区将继续立足广州,面向湾区,打造广州的“非遗百工坊”,为探索非遗保护发展的新样式贡献“荔湾方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岸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